北京的八月,阳光宜人,浓绿醉人,鲜花迷人。而前来参加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各国艺术家同中国艺术家一起,以其精美绝伦的舞蹈演出,更为这个美好的季节,平添了几许亮丽,几多风情。连日来,他们在首都体育馆,北展剧场,海淀剧院,舞姿婆娑,编织出一条条舞蹈的高山流水,一道道艺术的七彩霓虹。当他们为人们留下了人类心灵中最纯净的真的表达、善的祝愿和美的播撒的时候,也受到热情好客、善解艺术真谛的北京人用鲜花与掌声表达的由衷欢迎。
旨在发展民间艺术,促进友谊与和平的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,是由中国文联主办的。自1990年开创,此前已举办了三届,不仅每次都很成功,而且前来参加的国家及团体一次比一次多,规模一次比一次大,组织工作一次比一次完善,演出内容也越来越令人耳目一新。本届艺术节迎来了五大洲16个国家的艺术团,大多为世界驰名的专业团体,仅有少数是业余艺术团。如以国际级响板大师索尼娅·阿梅利奥领衔的墨西哥演出团;有蜚声全球的美国杨百翰大学民间舞蹈团;有博得“皇冠之珠”美誉的以色列“霍拉”舞蹈团;有阵营强大、技艺超群的格鲁吉亚“圣山”国家舞蹈团和来自文明古国埃及国家舞蹈团,以及东道主中国山东省杂技艺术团等等。每个团体都有一部骄人的历史,都有引以为荣的舞蹈大师,都有自己的典范之作,都曾在本国和国际舞台上摘取过耀眼的桂冠。即便是业余团体,同样身手不凡,也是在繁荣本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佼佼者。如此强大的阵容,如此广泛的参与,不难看出本届艺术节较之以往更为隆盛和壮观。同时也说明,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从创办以来才仅仅八年,便赢得了如此崇高的声望,其感召力和凝聚力愈来愈使它具有国际性和权威性。
群英聚首,风云会际。在同一个舞台上,超越国别,超越肤色,超越信仰,超越语言隔阂,大家的表演似乎只有一种关注:给人以美的启迪,给人以爱的滋润,让人类充满崇高和圣洁,让生命激荡起无穷的力量,让我们共有的地球,永远芳草茵茵,流水潺潺……
来自东邻日本鬼太鼓座鼓舞团演出的《富士百景》,以它重如鸣雷,轻如细雨,疾如冰裂,缓如剥丝般的节奏效应,不仅给人描绘出自然界无端变幻的某种色彩,也不止赋予富士山一年四季更迭起伏的一种动感状态,更能在人和鼓的交响奏鸣中,感受到日本人民在搏击生命中,不知止息的坚毅和自信。首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南非艺术家,奉献上的《南非战士之歌》,仿佛向我们讲述着这个遥远的国度与生俱在的自由精神,以及为自由而百折不挠、直至取胜的奋争历程,它自然而然地引发中国人民出自内心的共鸣。韩国人民一向善于以舞言志,以舞传情,该国艺术家表演的《扇舞》、《农夫舞》,前者端庄典雅、温文细腻,后者淳朴敦厚、语出自然,以不同的匠心,传达着不同的生命情趣和美感。饮誉世界的西班牙和墨西哥舞蹈大师,虽然他们远隔重洋,天各一方,但在他们表演中似乎都有一种永不凋谢的激情和浪漫,他们用清脆的响板,伴以突张突驰、突放突收、突转突挪的舞姿,倾泻着一腔的豪爽和热烈。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艺术家舞蹈的风格迥异,但舞品也有其可比之处:他们都擅于疾骤如飞的旋转,擅于快速灵敏的脚下功夫,凭借蓬勃奔放的舞姿,塑造出骠悍、骁勇、刚毅、果决的民族性格。而来自新西兰毛利族艺术家表演的组歌舞,与北方国度的舞蹈风情大异其趣,他们将舞蹈、歌唱、哑剧以及丰富而捉摸不定的面部表情有机结合,让人感受着更初始、更本色、更单纯、更自由的生命情调……
总之,不管是民族习俗上的差异,还是舞蹈风格上的迥别,舞台上汇聚出的只有一个旋律:生命,自由,友爱,尊严与和平。毫不夸张地说,超越语言和文字障碍的肢体艺术———舞蹈,最利于这种民族与民族的对话,最适于心灵与心灵的沟通,最便于情感与情感的交流,从而也是本届艺术节何以办得如此成功的奥妙之一。
舞蹈是艺术之母的结论已为世人所共识。当我们观看本届艺术节资历最深的克罗地亚奥西耶克1862文化艺术团的演出时便可发现,他们何以在不断创新的同时,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民间舞蹈的纯洁性,连演出服装都直接地取自于民间。从美国杨百翰、意大利夸尔图、比利时瓦维、以色列霍拉等艺术团,土香土色、乡情乡韵的表演中,也不难察觉,尽管这些国家科学和工业十分先进,但仍然不遗余力地保护民间舞,竭尽聪慧地发展民间舞。因为谁都明白,代表民族文化宗源的民间舞,一旦乳断血枯,不只是它自身的悲哀,也将殃及到其他舞种的命运,对整个民族文化的影响,也不可低估。
从这个既深远又现实的意义上讲,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的举办,既为各国艺术家架设了一座沟通彼此的友谊之桥,更为各国艺术家在如何保护、如何发展全人类这笔共同的财富上,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,交流经验的机会,各抒己见的论坛。因此人们有理由期望,这种功及四海、利在千秋的盛会,应该是越办越好!